校园贷变身“校园害”!是什么导致校园贷屡禁不止?校园贷仅是一个缩影,由此演变出的现金贷、套路贷,又该如何小心防范?年轻大学生该养成什么样的消费观?又该如何培养金融素养?
最初,我只是想买个手机
新学期将近,在南京打暑期工的张赞心里一直很不安,每晚失眠。“家里人的意思是退学吧。”他说,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就这么画上了休止符吗?
摆在张赞和父母面前的,是十个网贷平台、6万多元本金、10万元本息的还款。2017年9月,张赞从江苏去厦门上大学。“刚开学不久,就有学长到宿舍推荐分期乐app,跟舍友一起注册了。”他说,看到身边同学们都用上了苹果手机,我也想要,就在分期乐上买了一款7000多元的苹果7plus,选择了12期分期。
把玩着手里的这台手机,如今的张赞陷入后悔。“我用父母给的生活费还分期,然后手头就没什么钱了,于是就又借钱,陷入借了还、还了借的循环。”张赞说,不知不觉,利息越滚越多,突然发现有5万多元要还的时候,就彻底傻眼了。
就在这个绝望的时候,他又看到了拍拍贷。张赞说,刷微博时跳出了拍拍贷的app广告,注册借款特别容易,前前后后借了两三千。就这样,张赞在两个app平台上,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维持着正常的校园生活。从2017年9月至今,他已经前后在十个平台贷款,本金超过6万元,加上利息,需还的资金达到了10万元。张赞说,每个app平台,每个月都是几百块,看起来不多,加起来就几千了,再加上利滚利,就越滚越大。
这个暑假,张赞都在打工还钱,原本清晰的前途,也变成了不知何时能还完的高利贷。回过头看,他对自己当初“入坑”也有些不理解。“学长推荐、各种公众号、微博、视频广告等等,到处都是借款广告。开了一个头,就不可收拾。后来,明知道是坑,为了每个月还款,也不得不往坑里跳。”他说。
购买电子产品,是很多大学生陷入校园贷的最初原因。而申请门槛低、每月分期还,营造了一种花钱很少的错觉,这些学生逐步陷入校园贷的漩涡中。从2016年至今,大学生和家长因校园贷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事件时有发生。2018年11月12日,武汉首例校园贷恶势力案件宣判,以敲诈勒索罪判处5人有期徒刑。2018年1月初,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校园贷案件,入选该院当年十大典型案例。该院认为,“零门槛”“无抵押”“高额度”等宣传遍布陷阱,校园贷已沦为“校园害”。净化校园环境,把非法校园贷扫地出门,一方面需要执法机关擦亮眼睛,该出手时就出手,依法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的识别能力,对换了不同“马甲”登场的校园贷新骗局能一眼识破。
整顿后,校园贷为何卷土重来?
非法金融活动的手,伸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一方面助推了学生的消费、攀比欲望,一方面又将学生及其家庭拉向高利贷的痛苦深渊。据不完全统计,高峰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校园贷的网贷平台达50多个。
为了遏制这种行为,防止扩大蔓延,从2016年5月起,教育部、原银监会、人社部等多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整顿校园贷活动。在江苏,校园贷主要是输入性风险,本地网贷机构数量与规模均较少,多是线下非法金融活动。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监管二处处长樊保兵参与了当地校园贷整治工作。“凡注册在本地的网贷机构,基本上取缔了。”他说,目前明目张胆地做校园贷的看不见了,但是不排除有偷偷摸摸做的,他们一旦接到举报就会立即行动。
很多大学生在向网贷平台借款时,知道利息高,有的是碍于同学情面帮人借钱。借来的钱,主要用来购买电子产品、吃饭等社交消费。
今年大学毕业的小张,在大一时就跟着学长做过中介,学长放贷,他拿中介费。“学生借5000元,到手是4500元,其中先给我500元中介费。”小张说,当时有一搭没一搭做,后来就不再做了。
大学生高消费,可以说是校园贷生存的土壤。而微博、公众号、视频app等各种渠道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使借钱变成一件极其“容易”的事,只需要下载个app,注册申请即可,简单、快速。
穿上“马甲”后,校园贷性质未变
随着整治活动的开展,校园贷纷纷穿上了各种“马甲”,从最初单纯的校园贷,变身为美容贷、714高炮等现金贷,随后又继续演变成如今遭严打的“套路贷”。
“套路贷”前端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涉嫌集资诈骗,中端是高利率放贷(含各类费用),后端则涉嫌暴力、软暴力催收。
这是一场涉及多个部门联合行动的打击活动。记者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即日起至2020年底,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非法金融活动广告线索监测排查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非法集资类、非法借贷类及非法投资理财类等三大类15种行为,范围包括户外广告、企业网站、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自媒体发布广告的监测排查。同时探索对电视剧、综艺栏目等植入的金融活动广告和“抖音”“快手”“微博”等当前应用广泛的社交类平台的监测排查。